广告位
首页 民生 李集镇过年习俗

李集镇过年习俗

李集风俗,一般人家在腊月二十四“送灶”,民间有:“君三民四”的说法。据传,帝王家二十三送灶,百姓推迟一日。

李集镇素有“小南京”的美称,清朝道光年间,这里就有水运码头,各地大商巨贾纷至沓来,建会馆、开商行,市井繁华程度为县城所不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六大作坊”和颇有影响的“四大会馆”,是苏皖两省,泗县、灵璧、睢宁三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李集人过年的风俗习惯很多,有的保留至今。

  蒸馒头

  过年的第一个高潮是蒸馒头。每当腊月,家家户户纷纷忙于洗晒小麦、换面粉,准备开“蒸”。此地人还常说:“农历二十八,越蒸越发”。

  李集人蒸馒头,除有馅的(红小豆、绿豆、豇豆)外还有无馅的“实心馒头”。

  如今城乡经济均好转,但李集农村仍然保留着过年蒸馒头的习俗。馒头象征“满”、“发”,预示生活幸福美满,日子吉祥富裕。

  “掸尘”迎新春

  “掸尘”即大扫除,既是流传很广的古老风俗,又是值得提倡的良好卫生习惯。

  腊月,一般在二十四“送灶”前,家家户户掸尘。民间传说,掸尘是扫除晦气秽物,以求来年家人平安,有“清清爽爽来过年,安安乐乐享太平”之说。剔除其中封建迷信成分,“掸尘”之举对家庭卫生、防病保健的确大有裨益,不失为一种科学健康的传统风俗。

  腌鱼肉风鸡

  以前,不少人家在年前要腌制咸肉咸鱼、风干鸡鱼,原因是腊月里天气干燥寒冷,腌腊食品可以保存。

  过去农村贫困,有些人家甚至终年不知肉味,唯有过年,才买肉和鱼,这在当今青年人看来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事,而在旧社会这却是司空见惯的普通现象。

  置办年货

  年关届近,大家小户都要上街购置年货。所谓年货,泛指各种主副食品、香烛纸马、门神对联、干鲜供果、碗盏竹筷、鞋袜衣帽等等与过年有关的物品。农民提篮挑担,纷纷上镇进城,街道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一派繁忙景象。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办年货时,人们习惯购置一把红筷、一扎瓷碗,以表示添人进口、人丁兴旺。当今办年货的标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品种、数量、质量,与往昔相比,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送灶与接灶

  按李集风俗,一般人家在腊月二十四“送灶”,民间有:“君三民四”的说法。据传,帝王家二十三送灶,百姓推迟一日。

  过去,李集家家灶头供灶神。腊月二十四,为灶王爷上天述职之日,各户举行送灶仪式。晚饭后,打扫灶门,清刷灶面,在灶神龛前摆置供品:有给灶王爷享用的酒饭糖果,此糖为麦芽糖,俗称“灶家糖”,特别粘牙。两旁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神专管人间家宅,人们担心他在玉皇面前说坏话,故用麦芽糖粘住他的嘴巴。

  如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人们崇尚科学,不再信奉那位嘴馋又多嘴的灶王爷,都不再供奉灶神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睢宁论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nlt.cn/1582.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睢宁论坛

睢宁一家零距离交流社区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snlt88@88.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