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新闻 睢宁县地区简介(睢宁城镇)

睢宁县地区简介(睢宁城镇)

睢城街道(在新窗口中打开) 地区 简介 睢城街道   《省政府关于调整睢宁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设立睢宁县睢城街道。以原睢城镇的中山、北陵、红叶、后园、东城、元府、和平、花园…

睢城街道(在新窗口中打开)

地区简介
睢城街道  《省政府关于调整睢宁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设立睢宁县睢城街道。以原睢城镇的中山、北陵、红叶、后园、东城、元府、和平、花园、南关、东升、杨韩、王楼、朱楼、七井、骑路、戈圩、吊桥、五里堂、胡园、青春、马园21个居委会区域为睢城街道行政区域,睢城街道办事处驻睢河路16号。   行政区划调整后,睢宁县人民政府驻睢河街道永康路1号。睢城街道行政区域面积81.92平方公里,人口20.16万人,管理21个居委会。   睢城镇是个历史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汉时睢陵县城故址。民国元年(1912年)县城设为城厢市,1917年改为睢城市,1934年7月设睢宁市,9月又改为睢城市。    1964年重新设立了睢城镇,2000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0批准,将睢城镇、睢城乡、朱楼乡合并成现在的睢城镇。    镇内有红叶树, 王祥履墓、地藏寺等名胜古迹,杨六郎大摆阵势、,王祥孝母等传说广为传颂。    县城特有的“四水绕城”的内外城河水系,建设滨水梁水景观带和生态景观廊道,通过挖掘两汉文化内涵,开发建设九镜湖生态园,留侯碑文,名人柱等一批具有睢宁地方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建有留侯广场,文化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当你迈步县城,风光旎旋的留侯广场、天元门广场,宽阔平坦的天虹大道,精美的精品城市路段,独具匠心的建筑楼群,和随处点缀得绿树、红花、碧草,亮跃的音乐喷泉,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睢城镇位于睢宁县中心,以工业经济为主,农业产值仅占全镇总产值5%左右。现有26个村,社区。其中农业村20个,农业生产小组372个,可耕土地6万亩,农业承包人口6.5万人。    睢城镇农作物布局,南部主要以稻——麦轮作为主,北部主要以麦——玉米大豆轮作为主。农业结构调整以蔬菜、意大利杨、优质稻麦作为我镇农业主导产业,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通过省级论证,年产无公害优质小麦4800吨。全镇意大利杨成片林0.8万亩,农田防护林网4.6万亩,四旁意杨98万株,木材总积蓄量达12万立方米,依托意杨栽植的优势,全镇已建木材深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杨木制品1.5万立方米。    养殖业是我镇农业增收的又一主导产业,全镇拥有养禽大户50余户,家禽圈有量90多万只,白山羊年饲养量4万余只,生猪饲养4万头。养殖业为我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近400元。.  
睢河街道  《省政府关于调整睢宁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设立睢宁县睢河街道。将原睢城镇的仝场、天虹、邱洼、王小楼、高塘、红光6个居委会和梁集镇的仝圩、联群、景湖、光华、傅楼5个居委会以及庆安镇的官一、前徐2个居委会划归睢河街道管理,睢河街道办事处驻环宇大道88号。   行政区划调整后,睢宁县人民政府驻睢河街道永康路1号。睢河街道行政区域面积41.2平方公里,人口4.33万人,管理13个居委会。   
金城街道  同意设立睢宁县金城街道。将原睢城镇的苏源、金城、常青3个居委会和桃园镇的邱胡、王营、金桥、魏圩、胡滩5个居委会以及庆安镇的邱圩、鲍庙2个居委会划归金城街道管理,金城街道办事处驻前进路19号。   金城街道行政区域面积45.89平方公里,人口3.55万人,管理10个居委会。   
王集镇  王集镇位于睢宁县西北部,东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1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35亩。辖28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落。总人口8.2万,2004年4月由王集镇、苏塘乡、苏塘果园场合并成立。    近年来,王集镇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高效农业规模化。已形成以优质麦、优质棉、优质设施瓜菜、优质果、优质花生、白山羊饲养等六大主导产业,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园基地,徐州市农业产业化“十强镇”。全镇种植优质小麦8.0万亩,优质梨1.8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优质棉3.0万亩,其中制种棉1.0万,优质花生5.0万亩,优质设施瓜菜1.5万亩,其中台湾宝冠、特小凤等特种礼品瓜誉满大江南北。2001年6月被评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2002年11月被徐州市评为名特优产品。山羊年饲养量20万只,其中杂交波尔羊存栏量6万只,三元商品瘦肉猪年饲养量15万头,年出栏量8万头,奶牛年饲养量3000头,家禽年饲养量200万羽。    王集镇企业发展迅速,到2005年底,全镇有各类民营企业近100家,已形成机械、纺织、轻化、板材、粮食、食品深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淮动机械制造、澳华肉食品深加工、麦香源粮食深加工、汉源棉花深加工等骨干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占地1000亩的王集工业集中区已初具雏形。板材加工业依托“意大利杨第二故乡”的资源优势,正向做大、做强、做优的方向迈进;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广阔。.  
双沟镇  双沟镇畜牧业和林果业十分发达。双沟于1996年发展波尔羊产业,到2003年全镇的年饲养量已达到20万只,其中杂交波尔羊饲养量达到11万只,山羊产值达到2550万元,养羊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成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镇内有专业山羊交易市场2个,山羊专业屠宰村2个,日屠宰量能达到1千只,成立了羊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起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奶牛生产。到目前全镇奶牛已发展到近5000头,主要分布在上坝、大赵、胥湾等村,成为睢宁县奶牛饲养第一镇。上坝是奶牛养殖专业村,全村有奶牛近3000头,年产鲜奶10000吨,销售额近2000万元,极大地富裕了当地的群众。目前镇内共有维维、绿建、卫岗等鲜奶收购站4个,专业奶业生产公司一家。    全镇生猪饲养量达6万头,其中三元猪4万头;家禽126万羽。    双沟镇林业生产十分发达。沟、渠、路、林全面配套,形成了极为完善的农田防护林系统工程,林网面积达35万亩,四旁植树28万株,全镇成片种植意杨4万亩,主要品种为69、72,林业的发展带动了全镇板材加工业的蓬勃发展。    双沟镇是优质日本梨的主产地之一,主要品种有:三水、新高、爱宕,目前种植面积有12220亩,群众栽植日本梨获得颇为可观的经济利益。    全镇目前小麦总面积34000亩,其中优质麦15000亩;设施菜5000亩;棉花16000亩,其中产品质棉10000亩;花生面积14000亩;花卉苗木3000亩;桑园面积5450亩,蚕茧收购站两个。.  
李集镇  岚山镇地处县西边陲,属高亢半山区,西部和南部与安徽省灵壁县接壤,东部和北部与本县桃园镇、庆安镇、王集镇毗邻,2000年,由高集乡和岚山乡合并建镇。    全镇总人口7.8万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1.44万亩。辖21个行政村,378个村民组,1.79万农户。全镇党员1934人,共设66个党支部。我镇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半山区,共有山头33座,矿产资源丰富。岚山镇基础差,底子薄,包袱重,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工业小镇、经济弱镇。    ——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农民收入稳中有增。2005年,按照“一稳、二压、三扩”的工作要求,发展优质棉1万亩、意杨2万亩,特色产业初步形成规模;积极扶持培育养鸡、养羊专业村及养殖大户,重点发展山羊生产,全镇年山羊饲养量突破10万只。劳动力输出人数明显增加,技能培训和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点。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镇社会总体稳定。 “五件实事”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去年共完成草危房改造690户,1230名生活困难的农民享受了低保;农村改水投入资金52万元,新增受益人口80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已超过90%。全面落实了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共有33名符合条件的农村夫妇享受扶助;计划生育率逐年提高。教育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学校“六有工程”全面完成。医疗卫生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目前,全镇有线电视开通户数达3000户。妥善解决信访问题,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镇社会秩序整体保持稳定。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战斗力得到提高。一是以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全镇党员的思想作风和组织作风建设显著加强。二是围绕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注重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建设,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注重党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重点做好部分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  
李集镇  李集镇位于睢宁县西郊,距县城25公里。总面积63平方公里,有耕地57875亩,人均占有耕地1.06亩。下辖13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82个自然庄。总人口5.33万人,有回族、苗族、壮族、彝族、白族、土家族、布依族等12个少数民族17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33人。镇区位于镇域东部,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705人。镇党委下设4个党总支(东圩、西圩、供销、五里袁),30个支部,其中机关支部17个,村级支部13个,全镇现有党员1294名,其中男性党员1159人,女性党员135人,本科学历37人,大专学历89人,中专学历87人,高中学历215人,初中及以下866人,35岁以下党员220人,36—45岁249人,46—54岁348人,55岁以上477人。    秦以前,李集周围方圆百里尽为湖泽,秦时因开挖“潼河”泄洪,始称“潼泽”,西汉时改为“潼濾”,安史之乱时,山西曲沃人迁陡至此,且王姓人众,于唐乾元三年更名为“王集”,元初经商潘姓势力渐盛,改称“潘王集”。明嘉靖年间,-县李氏三兄弟携巨资至此经商发家成旺族,遂改为“大李集”并延用至今。民国17年(1928年)改称三山市。商业活动盛极一时,扬名南北,素有“小上海”、“小南京”之誉。民国33年前后,泗灵睢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置李集区、李集市。1949年仍为李集区,1957年撤区并乡为李集乡。1958年改为李集人民公社,1983年复称李集乡,1987年改为李集镇。    商业发达是李集镇特征,历史上有山西、洞庭、福州、徽州四大会馆。当地粮油土产经商人运销上海、南京、镇江、扬州,商人又运回外地杂货,在李集集散销售。建国后,商业更有发展。目前镇区有大型专业超市4个,全封或半封专业市场6个,个体工商户2000多户,集市日流量10万人次以上。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影响辐射方圆百里之外。    李集镇商贸发达,镇区现有专业超市4个,全封或半封专业市场6个,个体工商户2000余户,集市日人流量10万人次以上,年成交额亿元以上,李集是方圆百里以内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桃园镇  桃园镇行政区域面积96.82平方公里,人口7.32万人,辖4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   桃园镇地处苏皖交界,西与皖灵毗邻,东依睢宁县城。交通畅达,古时就有“两省通衢,桃园为关”之说。机场路、宁徐高速公路、104国道、泗八省际公路均穿境而过。    桃园镇历史文化悠久,广为流传着“九女墩”“柴王卖伞”、“老龙潭”之说。    桃园镇素有“结义之乡”的美誉。桃园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才有“结义之乡”之称。桃园人以发展工业经济为“富民强镇”第一方略,奉行“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理念,为投资者提供文明高效的服务,早已闻名遐迩。    桃园镇经济发展起步晚,发展快,实力雄厚,投资环境优越,正吸引着各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全镇植桑5万亩,年产茧10万担,固享有“蚕桑之乡”盛名。睢宁被誉为“意杨第二故乡”,睢宁意杨在桃园。桃园意杨面积达4万余亩,年蓄积量近百万立方米。全镇拥有板皮加工厂100多家。有各类企业129家,外地客商投资企业50余家,县列统企业8家。    桃园工业园总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园内已达“五通一平”,是客商投资兴业的沃土,愿同海内外各界新老朋友携手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官山镇  官山镇地处睢宁县南部,有睢宁县南大门之称,与安徽省泗县接壤,地理环境优越,境内河道密集,104国道纵贯南北,睢灵公路横穿东西,区位优势明显。距睢宁县城、徐速宁高速公路15公里,东临欧亚大陆桥堡连云港10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下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8万余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    官山镇地处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尤其适合农作物生长,1958年-总理亲自颁发奖状,授予官山镇“粮食囤”称号。意杨储蓄量为苏北第一大镇。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食用菌生产已成为我镇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现已发展到2000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已被徐州市评为绿色环保食品。    官山镇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石灰石,地下蕴藏着含锶元素矿泉水。    交通优势:    1.公路:境内有104国道纵贯南北,睢灵公路横穿东西。距徐宿宁高速仅15公里。    2.铁路:临近陇海线、京沪线,到徐州火车站车程约60分钟。    3.港口:距睢宁港15公里,为100吨级标准,3个泊位,年吞能力30万吨。距欧亚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仅100公里。    4.机场: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30公里。该机场为4D级国际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温州、重庆、成都、南京、厦门等十多条国内航线。    资源优势:    1.气候资源:我镇地理纬度适中,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鱼热同季,四季分明,交通便利,水土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2.生态资源:大气环境质量优于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相应的水域功能标准要求,地下水达到GBI4848——93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区域环境噪音、交通噪声、均达到控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3.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山头20多座,盛产石灰石。境内地下水储量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含锶量居全国之首,对人体具有舒肝健脾、消食化积、降脂降压、软化血管作用。水样检测达省级水资源二级标准。定为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    4.农业资源: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早在1958年就被-总理颁以“粮食囤”美称。林木资源丰富,意杨储量为苏北第一。年计划内可采伐量达8-10万立方米。.  
高作镇  高作镇为睢宁县城郊镇,具有晋陵“后花园”的美称。全镇辖20个行政村,253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62.3平方公里,人口5.8 万人,2005年人均GDP54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4元。徐淮公路穿境而过。占地1200余亩、年交易额30亿元的苏北最大省级钢铁市场—八里钢铁市场座落其中。近年来,高作镇党委、政府着力放大“以八里市场为龙头、以工业集中区为依托、以生态农业为亮点”的三大核心效应。农业上以优质梨、白山羊、食用菌为主,工业上以钢材加工销售、铸造、纺织、板材、塑料、食品六个产业为主,形成了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农业观光化相互叠加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一是放大市场效应。    高标准、高起点对八里市场进行区域规划,形成八大经营小区,着力构建以钢铁销售、加工为特色的企业集群。    二是放大载体效应。    加快了工业集中区建设,区内现有工业建设用地7000余亩,打造了招商引资的高位平台,工业总产值23亿元,2006年新建、扩建、续建、竣工投产项目7个,在建项目5个,意向项目3个。    三是放大生态效应。    借助临城优势,拥有以优质三水梨为主的果树生态观光园,两年内将建成自主果品采摘区6处,农家餐厅4家,休闲垂钓区3处,绿色观赏长廓500米,切实成为睢宁县城的“后花园”。    与此同时,该镇抓住八里村作为徐州市新农村建设首批示范村的契机,在采用市场化运作,高标准建设八里村两个居民示范小区的同时,在全镇着力开展“双清双美”活动。使之呈现出一种和谐、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  
沙集镇  沙集镇位于徐州市睢宁县东部,历史悠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度左右,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无霜期210天。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64个村民组,1.3万户,人口6万人,劳动力3万人。镇区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城区居民1.98万人。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宿迁,西靠徐州,南接安徽,北望山东。是徐州市“国家级重点中心镇”,“徐连经济带”的中心地区。    该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西距徐州100公里、观音机场40公里,东距宿迁市区18公里。宁宿徐高速公路、324省道、徐洪河、徐沙河贯穿境内,苏北水利枢纽——沙集抽水站和一号、二号船闸分别坐落在镇区徐洪河、徐沙河上,徐洪河五级航道直通洪泽湖、大运河。高速公路出入口距镇区200米。高速公路、徐州铁路网、徐洪河航道、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是徐州连接沿海诸市县的门户,被称为徐州的东桥头堡、徐洪河畔的明珠。       工业民营企业发展迅猛。现有工业、民营企业30多家,个私企业180多个,个私工商户2900多个,其中有江苏海德曼工业建村有限公司、上海君州窗帘厂、睢宁农药厂、贸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琪珂玛粉丝厂、富丰铸造有限公司、东风塑料加工有限公司、徐州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建材、板材加工、食品加工、轻工化工等行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投资亿元的龙头企业“江苏海德曼工业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铝塑装饰板畅销国内外。“水晶米”、“粉丝”、“水粉皮”、“大酥饼”、“山药糕”等农副加工产品誉满省内外,是全国有名的“粉丝之乡”、“装璜之乡”和“塑料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基地”。    2005年GDP实现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5亿元。工业用电量2000万度。2006年,该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引进投资3000万元的乐园农贸市场、投资5000万元的齐富物流中心,投资5000万元的天鑫纺织等项目落户沙集,该镇基础设施齐备,投资环境优越。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商贸、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是省“文化先进镇”、“农民体育运动先进镇”民间舞蹈“云牌舞”誉满全国。社会政治稳定,是省“社会治安安全镇”。“移动”、“联通”、“电信”分别在镇内建有中转站,通讯发达便捷。电力充足,供电设施齐全,境内有11万伏变电所1座。.  
凌城镇  凌城镇位于县城东南,距县政府驻地18公里,是苏皖两省、三市、四县、十三镇结合部,集镇辐射面积 500平方公里。境内徐宁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距徐宁高速公路出入口约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8.3万亩,水域面积1.3万亩,全镇辖25个行政村,全镇社会人口9万人.    耕地面积8.3万亩,水域面积1.3万亩,有徐洪河、新龙河、老龙河、中渭河四条主要河道,以种植优质稻麦为主。无公害优质水稻面积达6万亩,种植模式采取一稻两菜的方法,其中设施菜面积500亩,大蒜面积近1万亩,蚕桑面积500亩。       凌城镇社会生产总产值2。53亿,财政收入774万无,年人均纯收入3876元,其中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近万人。.  
邱集镇  我们邱集镇位于睢宁县东南,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北与睢城镇、高作镇毗邻,南与安徽泗县瓦坊镇、山头镇相连,东与凌城镇接壤,西与官山镇相依。全镇辖33个行政村、1个国营农场,464个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规划居民点77个,常住居民27517户,总人口10.8万人。镇域总面积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170亩。    邱集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地处徐州、宿迁两省辖市之间,紧邻东陇海线。宁徐公路、官邱新公路横穿东西,与104国道相接,睢邱公路、高邱公路贯穿南北,连接宁宿徐高速和徐淮公路。    镇党委、政府、人大三套班子是一个精诚团结、开拓创新、拼搏奋进、诚信高效、清正廉洁、服务于民的集体。现有镇三套班子成员18名,现任镇-周维杭、镇党委副-、镇长孙雪松。    邱集镇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属淮海平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921m,年平均气温19.3℃,无霜期213天。境内徐沙河、新龙河、老龙河横穿全境东西,东渭河、中渭河、小睢河南北穿境,镇域26条大中沟形成优越的排灌系统。农产品资源丰富,年产优质稻麦亿斤以上,意杨木材蓄积量5万立方以上。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逐步向设施瓜菜、优质梨、意杨林种植和蛋鸡、波尔白山羊饲养等多元化并存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目前,已形成大社、胡庙、香店、鲍楼4村500亩以上设施瓜菜基地,王楼、王宇、邦彦、王庄、新闸、邱集等村官凌路沿线4万亩优质稻麦基地,新闸、仝海、王术、姚圩、王楼等5村的优质梨基地,王庄、碾盘、袁西3个村饲养各10万羽以上的蛋鸡生产基地,魏桥、王术、胡庙3个5000只以上波尔白山羊专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初现规模,农业龙头企业逐年增多,目前已形成优质大米、高品质面粉、肉类、饲料、肥料等五个系列的产品加工企业8个,建立健全蔬菜、禽业、优质梨等12个专业生产销售协会,从而带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邱集镇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年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化产业化进程,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财政收入650万元,社会总产值7.8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8元,居民储蓄余额1.5亿元。.
古邳镇  睢宁县辖镇。历史名镇之一。自夏朝起,曾为邳国、下邳国、下邳郡、临淮郡、邳州、下邳县、邳睢县治所。1948年设古邳镇,1957年改古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3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18公里。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6.5万。邳睢公路、古张公路、废黄河、徐洪河、民便河过境,有通航码头。辖古邳、旧城、旧州、下邳、象山、半山、巨山、汤山、望山、山西、双河、黄河、曹河、曹杨、戴楼、顾庄、苗庄、彭庄、郭庄、郭集、吕集、周嘴、周滩、果园、花园、宋园、陈枣园、陈平楼、陈老庄、大官庄、五工头、马路口、吴堂、吴口、天庙、湖东、湖西、新龙38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麦、稻、棉、苔干为主。乡镇企业以苔干、甜油、石英砂等加工为主。苔干、甜油为历代进贡之品,有“贡菜”、“御甜油”之称,现远销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张良进履的圮桥、吕布被擒的白门楼遗迹均在境内。.  
姚集镇  我镇地处睢宁县的西北部,全镇总人口98963人,辖34个行政村,一个国营场圃,35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25.2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2万亩,山区面积4.4万亩,总水面3.39万亩。黄河故道70华里横穿境内,全镇已形成东部板材、西部矿采、中间林、桑、果、蔬等产业带的生产格局,区域资源优势突出,交通便捷。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镇农业结构基本形成了以林桑果为主体的产业模式。我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小我大”的方针,向产品质量和规模上要效益,将我镇的主导产业做强做大。目前,我镇优质梨面积已达5000亩,蚕桑面积达10000亩,意杨林面积2.5万亩,完成绿色通工程建设100公里。养殖业在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波尔羊、苏太猪和特种水产品养殖业在我镇都得到迅猛发展,梁山、清水畔水库的大闸蟹养殖已实现年纯收入250万元。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市农科院在镇镇扶贫的机遇,与他们合作建设了以龙王路沿线为中心的小麦、大豆育种基地;以程刘、高党为中心的种桑、养蚕、种植食用菌专业村;以石碑、刘集、张尹为中心的水果生产基地。这些产业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也就通过这些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优化才使的我镇农业生产在灾年不减收的好成绩,为我镇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打下了坚定的的基础。.  
魏集镇  魏集镇是睢宁县建制镇。位于睢宁县城北15公里处,东距连云港口岸130公里,南距宁徐高速公路5公里,西距徐州市区70公里,观音机场30公里,北距陇海铁路40公里。黄河故道横穿东西,徐洪河纵贯南北,区位优势明显,通迅方便。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可耕地10.6万亩。下辖27个行政村和一个果园场,370个村民小组。全镇共计有19882户,总人口8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6927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5人。镇政府位于镇区中部,面积达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3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00人。    魏集镇属黄淮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资源丰富,劳动力富余。是苏北著名的西瓜之乡,生产的“特蜜”牌西瓜已获江苏省“绿色食品”称号。林业资源丰富,盛产意杨树,种植面积6.8万亩,素有“意杨第二故乡”之称,且意杨木质优良,活立木积蓄量很大。魏集镇还是江苏省优质白山羊、波尔杂交羊、三元杂交猪、商品粮丰产基地。    魏集镇是农业大镇,镇内农业资源丰富,畜牧业和林果业比较发达。永丰集团是我镇引进的农业规模化龙头企业,由美籍华人文征南先生投资创办,现拥有5000亩意杨成片林,实施林草间作、林经间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并已饲养300多头奶牛,奶业发展已具规模。    “特蜜”牌西瓜是魏集对外的主打产品,已获江苏省“绿色食品”认证,远销上海、无锡、浙江等地。全镇年栽植西瓜2万余亩,是江苏省农科院良种西瓜生产基地。近年来,魏集的西瓜生产逐渐向周边乡镇延伸,向大都市靠近,大江南北都能看到魏集西瓜人忙碌的身影,并成立了西瓜协会,为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更加促进了西瓜产业的发展。    波杂羊是魏集镇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全镇拥有养羊专业村14个,养羊大户 150 户,年饲养量15 万只,养羊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镇羊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魏集镇是江苏省意杨发展重点镇,意杨种植6.8万亩,2003年被评为全省非公有制造林先进镇。木材资源十分丰富,镇党委、政府用工业理念谋划林业发展,确立了大力发展意杨树速生丰产林,创办一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思路,带动了加工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梁集镇  梁集镇行政区域面积79.46平方公里,人口6.20万人,辖6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   梁集镇位于睢宁县城区北郊,由原刘圩乡和梁集乡合并而成。梁集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宁宿徐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并留有出入口,梁集镇区距县城2公里,距徐州80公里,距南京250公里,距观音机场30公里,镇区东西10公里有联接京杭大运河的沙集船闸。    梁集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和新型工业镇,农业资源丰富,有万亩设施蔬菜和万亩日本三水梨基地,占地10平方公里的景湖工业园是该镇重要的工业聚集区。目前,该工业园已入驻企业17家,初步形成板材加工、轻纺、机械加工、食品化工四大支柱产业。    梁集镇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境内戚姬苑是县级文物保护的名胜古迹,相传楚汉相争时戚姬搭救刘邦之地,汉文帝为感念戚姬搭救高祖之恩,在此修建戚姬苑。    梁集是农业大镇,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占很大比例,近年来“三洋”产业(日本梨、波杂羊、意杨)主导地位初显,辅以设施瓜菜、设施养禽,区域化特色农业格局初步形成。    1、日本梨:全镇有日本梨面积7000亩,亩均效益达2600余元,形成农业产业化工程的基础;    2、意杨:意杨产业是全镇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可产成才1.5万立方米;    3、养羊业:全镇平均山羊饲养量达8万余只,养羊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成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4、蔬菜:梁集是大棚辣椒等设施蔬菜的主要产地,光华、付楼、景湖等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辣生产专业村。台湾九州果蔬有限公司2005年在梁集镇建设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和加工厂,成为我镇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梁集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和新型工业镇,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已初具规模,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7亿元。其中江苏汉韵木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12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的木材加工企业,是投资1.2亿元。.  
庆安镇  庆安镇行政区域面积108.35平方公里,人口6.23万人,辖6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   庆安镇地处睢宁县城西北部,由原庆安乡、龙集乡合并而成,镇政府驻三闸村。    2005年,庆安镇国内生产总值2.5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1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0.93亿元,第三产业0.49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44:37:19。财政总收入为69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58万元,人均纯收入3722元。全镇共设立初级中学2所(庆安中学、龙集中学),小学8所,卫生院2个(庆安卫生院、龙集卫生院),村级卫生室49个,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当前全镇共安装有线电视3400多户,全镇人民的文化、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机构设置:庆安镇主要由镇党委、人大、政府及其领导下的部门组成,其中行政人员40人,领导班子成员18人,党委委员11人,政府5人,人大2人,其余人员分别设置为党委秘书、妇联、青年、组织干事、民政、审计、统计、综治、司法、纪委副-、武装部副部长、党委办事员、财政。    站所情况:原涉农部门经管站、劳动保障所、农机站、农技站、蚕桑站、林业站、兽医站、水产站等部门统一竞争上岗,成立农经、农技两大服务中心。现有在编人员17名(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2人,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5名),工资渠道财政拨款;计生办、村镇建设办公室、水利站、土地管理所经费自收自支,双重管理;审计所、文化站、广播站工资由镇财政发放,双重管理;此外还有工商分局、国税分局、派出所、供电站、邮政局、电信局、信用社等上级派出机构。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镇党委为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亲和力,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了组织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组织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年度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建立了“第一责任人”、“关键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履行职责考核制度。.  
临空产业园  临空产业园是临空新城的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增长的支撑点,位于临空新城北侧。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工业区17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3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达到“五通一平”的要求,即:通路、通电、通水、通讯、排水、土地平整,用电有保证,实行峰谷用电,全年不拉闸限电。工业区主体建设A、B、C、D四个功能区,A区集中纺织服装、精密机械产业,B区集中新能源、新材料和总部经济产业,C区集中儿童创意和休闲观光产业,D区集中通用航空产业。现A区已建成高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在机场经济区建设占地3000亩的综合保税物流区,满足客商“拎包入驻”的生产需求。   徐州临空产业园将倾心服务客商企业,做到审批项目全省最少,收费标准全省最低办事流程全省最简,工作效率全省最高,客商评价全省最好;全身心帮办、全过程跟进、全天候服务、全方位配合、全覆盖保障、全社会支持;让客商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干事顺心,创业开心,生活舒心。着力建设“高品位环境工业园,高容积率企业示范区,高投入企业样板区,高新企业孵化区”。  
宁江工业园  宁江工业园,全称是江阴—睢宁工业园,是无锡江阴市与徐州睢宁县南北挂钩共建园区。2007年8月,江阴市政府和睢宁县政府签署《共建江阴—睢宁工业园合作协议》,9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南北共建园区之一。首期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位于江苏省睢宁经济开发区内。2008年6月,为做大做强做优园区平台,县委、县政府将宁江园区与原梁集镇景湖工业园合并。2010年1月,我县设置“五大园区”并新设立园区管理机构——江苏省睢宁宁江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桃岚化工园区  睢宁县桃岚化工园位于睢宁经济开发区的西部,江苏省环保厅于2008年6月批准设立的,园区产业定位是精细化工。经济开发区的化工产业集聚区,下辖韩二、魏圩、湖滩三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7.48平方公里,社会人口10500余人,承包地人口8700余人。104国道自西向东从园区穿境而过,园区至徐宁高速睢宁西入口仅8公里,距国家干线机场—徐州观音机场仅20公里,距京沪高铁徐州站3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江苏省睢宁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江苏省睢宁县的核心位置,紧靠睢宁县城北侧。睢宁县西靠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徐州,东临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处于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徐连经济带的中心区域、苏皖边界地区的交通要道,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个特大城市圈之一徐州特大城市圈的核心层。境内有徐(宿)宁高速公路、104国道,徐洪河水运直通京杭大运河,徐州观音机场座落于此,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睢宁县气候条件优越,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2393.3小时;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降水充足,年平均降水量922.1㎜,优越的光、热、水、风等农业气候条件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江苏省睢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辖11个行政村,2.85万人,总面积46.85平方公里,2010年1月经中共睢宁县委、睢宁县政府批准正式设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党委、管委会,正科级建制。2010年7月睢宁现代农业示范区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省睢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11年9月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为“江苏省睢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011年4月县委、县政府批准在农业示范区设立农副产品加工集聚区,2011年12月经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批准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按照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县农委总体工作要求,农业示范区按照“发展高端农业、打造农业标杆、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目标,全力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做大做强设施瓜果蔬菜区、优质稻麦良种繁育区、农副产品深加工集中区三大区域。  
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  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加快“突破睢宁”战略,打造承接项目建设载体,建立健全园区发展运行机制,在2010年2月28日下发睢发〔2010〕16号,设立睢宁县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园区位于东经117°59′29.46″,北纬33°54′29.46″,东至高西大沟,南至徐沙河及南外环,西至西渭河,北至徐宁高速公路。东邻高作镇,北于宁江工业园接壤,南接邱集,西于县城相连。园区行政区域20.5平方公里,下辖八里、三张、双庄、周楼、小仝、腊园、单湾七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社会总人口18416人,可耕地面积16240.5亩。   园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市场升级改造为抓手,定位重点发展五金机电、钢铁生产、钢铁交易、循环经济等主导产业,致力于“建设东部市场群,打造千亿产业园”。截止2013年底,园区共集聚各类企业36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商贸企业及个体共2500余家,园区实现GDP26.2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74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7.7亿元;规模工业实现生产总值128亿元;销售收入123亿元;利税18.2亿元;自营出口额8630万美元;高新技术产值29亿元;新农保参保率达98%;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6080元;2013年江苏八里钢材市场交易额突破150亿元。   截止到2013年,园区拥有网络交易平台3个,拥有网店195家,网络销售企业18家,全年网络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园区2013年回收废钢铁130万吨。  
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位于江苏徐州睢宁县。下辖:   320324401001 121 苏源社区居委会   320324401002 122 金城社区居委会   320324401003 122 高塘社区居委会   320324401004 122 红光社区居委会   320324401005 122 王营社区居委会   320324401006 122 金桥社区居委会   

睢宁特产大全


  • 睢宁粉皮
  • 王集香肠
  • 睢宁原甜油
  • 睢宁白山羊
  • 睢宁盐豆子
  • 下邳贡菜
  • 睢宁三水梨
  • 十孔浅水藕
  • 睢宁香肠
  • 黄皮西瓜
  • 王集烧鸡
  • 睢宁豆腐

睢城街道景点大全


  • 水月禅寺
  • 睢宁弥陀寺
  • 水袖天桥
  • 江苏马陵山
  • 巨山风景旅游区
  • 圯园
  • 岠山
  • 徐州汉画石艺术馆景区
  • 彭城喷泉广场
  • 双孤堆古墓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睢宁论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nlt.cn/12424.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睢宁论坛

睢宁一家零距离交流社区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snlt88@88.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