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新闻 35万吨秸秆生“金”变“银”(秸秆多少钱一斤)

35万吨秸秆生“金”变“银”(秸秆多少钱一斤)

35万吨秸秆生“金”变“银”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于珑 沛县融媒记者 苗永乐 通讯员 张宇野)截至6月13日中午12时,沛县65.2万亩小麦收脱工作大头落地,今年…

35万吨秸秆生“金”变“银”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于珑 沛县融媒记者 苗永乐 通讯员 张宇野)截至6月13日中午12时,沛县65.2万亩小麦收脱工作大头落地,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三夏”期间,沛县大力推广秸秆收储利用工作,让秸秆生“金”变“银”。

今年沛县小麦在田面积65.2万亩,从近期测产情况来看,预计亩产比去年增加15公斤左右为做好夏收工作,沛县要求突出一个“抢”字全面发动,围绕一个“快”字抓好落实科学合理调度农业机械,并适量引进外地机械,确保沛县“三夏”期间投入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1.5万台以上。

坚持人工与机械相结合,对适合机收作业的,统筹协调收种机械,歇人不歇机,对不具备机收条件的地块,组织人力进行抢收,做到成熟一块、抢收一块 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夏收工作大头落地,只是打赢了“三夏”工作中的第一仗,接下来,要着力做好秸秆禁烧、夏管夏种等一系列工作,千方百计加快播插进度,确保全县玉米、大豆等20余万亩旱粮作物和45万亩水稻适时抢墒播种。

同时,积极推进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为秋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沛县小麦秸秆总量可达35万吨,“三夏”期间,沛县大力推广秸秆收储利用工作,让秸秆生“金”变“银”魏庙镇孙大庄村的田地里,打捆机正在忙碌地工作,“吐”出一个个打好捆的秸秆。

江苏鸿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水花说,该公司在麦收期间投入了打捆机、联合收割机、运输车等100多辆机械设备,仅用7天时间,5个草场就收储秸秆1000多吨,这些秸秆将会用作牛饲料、造纸原料 去年7月份,沛县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正式投产,小麦秸秆会被用作三种用途——生物质发电、生产天然气和有机肥。

自投产以来,该中心利用秸秆2万吨,搭配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生产天然气700万方、有机肥3万吨,发电1580万千瓦时,有效解决了城乡有机废弃物的污染问题 沛县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闵庆崇介绍,沛县根据多种形式利用小麦秸秆的实际需要,积极招引秸秆利用量大的企业入驻,推广“镇村+企业”运作模式,在全县范围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参与,集收储、销售与利用并举的强大网络。

在努力培育与壮大本地利用主体,加大离田收储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综合收储利用,为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睢宁论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nlt.cn/42748.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睢宁新闻网

新闻来源:睢宁融媒体中心,睢宁新闻网资源。记录美好生活记录美好爱。爱睢宁爱家乡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snlt88@88.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