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新闻 “上过天的种子”富了一方人(上天入地出处)

“上过天的种子”富了一方人(上天入地出处)

“上过天的种子”富了一方人 丁溜村航天牛蒡育种基地 本报记者 白雪 摄 本报讯(记者 朱睿)2016年,20克沛县河口镇的牛蒡种子跟随神舟十一号飞船“遨游”太空,如今它们怎么样了?…

“上过天的种子”富了一方人 丁溜村航天牛蒡育种基地 本报记者 白雪 摄 本报讯(记者 朱睿)2016年,20克沛县河口镇的牛蒡种子跟随神舟十一号飞船“遨游”太空,如今它们怎么样了?正值河口镇2万亩牛蒡返青季,3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口镇丁溜村的“航天牛蒡育种基地”。

一畦畦牛蒡盖着整齐的膜布,村民们在地头穿梭,掀膜除草,进行春季田间管理 “我种牛蒡20多年了,它们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丁溜村村民丁峰介绍说,9月底播种完成,11月盖膜,到今年6月,牛蒡就能收获了 相较20年前,如今的牛蒡种植,机械化水平已经很高。

“牛蒡开沟机打沟,把设定好‘间距’的袋装种子用机械轱辘‘推’进地里,就可以等着牛蒡生根发芽”河口镇农业农村办公室高级农艺师李金华告诉我们,就连装种子的袋子,也是可以直接被土壤分解的,牛蒡收割也实现了机械化。

“科技种植,才能配得上咱们‘上过天’的种子嘛!”李金华笑着说 当年的20克“航天种子”,如今的2万亩种植面积,牛蒡已成为河口镇农业支柱产业 牛蒡酥、牛蒡茶、牛蒡酱……在河口镇牛蒡文化展览馆,各式各样的深加工产品展示着产业链延伸的能力和信心。

“我们正围绕牛蒡产业扩规模、延链条、树品牌,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李金华介绍说,目前,河口镇共有牛蒡加工企业20余家,全镇年加工生产牛蒡3万吨“系列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牛蒡不仅在太空,也在陆地实现了‘环球旅行’。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是关键一环“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为抓手,聚焦产业振兴,全力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高地”河口镇党委书记孔涛表示,河口镇正不断鼓励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牛蒡越来越“牛”,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睢宁论坛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nlt.cn/42784.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睢宁新闻网

新闻来源:睢宁融媒体中心,睢宁新闻网资源。记录美好生活记录美好爱。爱睢宁爱家乡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snlt88@88.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